西固区人民政府欢迎您!

强化党建引领 助力乡村振兴

2022-06-24 来源: 作者: 点击:

    西固区四季青街道光月山村位于南山,最高点海拔2188米,气候干燥寒冷,黄土丘陵地貌,马兰黄土土质。2019年之前这里的农民都是“靠天吃饭”,没有灌溉用水,所有农作物生长只能依靠雨水,属于经济空壳村。现如今,从一个“空壳村”转变为“实业村”,从干旱贫瘠的荒草地转变为绿意盎然的致富村,到处焕发着乡村文明新气象,走出了一条“党建引领,产业兴旺,乡风文明”的强村之路,这里的村民说:“幸福的日子唱着过。”

强化党建引领 助力乡村振兴


支部领航 聚合力谋发展

    每月初,光月山村全体党员干部陆陆续续走进村级党群服务中心,雷打不动的主题党日开始了,在坚持和完善党内组织生活基础上,村党支部建立党员联系户制度,全村200多户,户户有党员联系,个个党员都有联系户,根据村内党员的自身特点,对全村党员进行设岗定责,分别设置致富带头人示范岗、人居环境整治岗、治安维护岗、社情民意岗、矛盾纠纷调解岗、扶贫帮困岗等,最大限度展现党员的战斗力,发挥党员在促进农村发展、维护农村和谐稳定、提高农村生态文明中的先锋模范作用,优化配强光月山村“两委”班子,夯实基层堡垒力量,完善村级后备干部库,凝聚乡村振兴工作力量。

    多年的坚持党建引领不动摇,离不开这个“徐书记”的坚守与执着。今年53岁的徐仲江书记,初中毕业之后就走上了在外打拼的道路,成立公司,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经验,每次回到家乡,看见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,群众的生活水平很低,他想:一人事业的成功不算成功,只有大家成功才是成功;一个人富裕不是富裕,只有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。他放弃自己的事业,毅然决然走上了发展村集体经济,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道路,组织“三委”班子成员在土地上下功夫、在山头上做文章,多次外出学习、考察,转变观念,调整光月山村产业结构,致力于打造“一村一品”特色产业,光月山村迈入转型发展振兴快车道。

产业主导 成规模抓特色

    山上的花儿盛开,树林中鸟儿歌唱,地膜下的菜苗迎风招展。走进5月的光月山村,繁花似锦,暖风拂面,夏意浓浓,合作社的员工们正在梯田里奋力劳作。

    “要打开工作局面,必须先抓党建,把干部带起来、党员组织起来,发动群众才能更有力。”根据这一工作理念,光月山村党支部以“党员聚在产业链上”为抓手,于2019年成立月山富林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,将全村种植能手、致富能人、创业典型、困难群众吸纳进合作社,壮大村级经济组织队伍;通过“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的产业发展模式,开发“党员示范田”,切实把党员转化为懂种植、经营、管理等技术的新时代新型农民;带领合作社骨干走访周边果农、冷库、商贩,研究市场需求和水果供给,根据市场实时需求引进适合光月山村生长的果树新品种,打造千亩采摘园,流转土地800亩,种植巴梨苗8000棵、桃树苗20000棵,发展林下经济,栽种各类多品种蔬菜;带领党员主动对接西固区内及周边批发市场,建立“党组织+专业合作社+市场”的营销模式,实施“农产品+电商”、“农产品+新媒体”的销售模式,拓展农产品的销售市场;2020年农产品销售收入18.8万元,2021年农产品销售收入41万元,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,带动了村民致富增收。

强化党建引领 助力乡村振兴


项目跟进 夯基础带民富

    “以前通往田间的路很糟糕,一下雨有些地方坑坑洼洼甚至塌陷,雨后下地脚底一脚泥。就算天晴的时候,只要农用车经过,尘土飞扬,现在路修起来了,方便出行了,我们过好日子的信心更强了,致富的步伐更快了。”光月山村的群众看到通往田间的土路变成平坦宽敞水泥、红砖铺设的硬化路时,高兴地合不拢嘴。

    “要想致富,先修路”。光月山村党支部在排摸走访、入户调查、发展规划中总结出修路是光月山村实现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第一步。通过项目申报、公开招标、有序施工,修缮了村内破损路面,铺设了2.3公里田间的土路,打通了白杨沟至马家窑的通村公路,改善光月山村独村状态,拓宽了农产品“走出去”的通道,解决了产品外销难的问题,为村民们铺设了一条致富路、振兴路。

强化党建引领 助力乡村振兴


    为解决靠天吃饭、雨水灌溉难题,光月山村党支部争取项目资金160万,于2020年9月开始实施并次年完成了“光月山村灌溉用水上水工程项目”,新建成一座蓄水量约5000方灌溉用水蓄水池、2840米上水管网,灌溉面积达1000亩左右,成功解决了千亩采摘园灌溉用水问题。

强化党建引领 助力乡村振兴


    “林地中的时令果蔬,季节性强,保鲜期短,一旦采摘即进入腐败变质周期,在集中上市期间很难卖出好价钱,容易出现丰产不增收的现象。”徐书记介绍说,为将帮助村民新建冷库,实现丰产又丰收、好货卖好价,光月山村党支部积极推动村级冷库项目,建设投资200万元,占地5亩、库容1500方、储藏能力300吨的节能机械式冷库一座,用于村集体和农户的水果、蔬菜、百合等农产品保鲜储藏,使农产品的预冷、加工、存储、运输、配送实现本地化,推进光月山村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项目。

强化党建引领 助力乡村振兴


民生服务 创文明建家园

    “可爱的家乡,幸福的家园,一往情深的眷恋,我的家乡我最爱。”傍晚时分,从一天劳累中脱身的村民们便聚在新建的文化活动广场中,休闲纳凉、欢声笑语、歌舞飞扬。在清明、端午、中秋等传统节日,文化广场都会举行活动,开展文化表演、慰问群众等,为村民送上节日的祝福和礼物,小小心意,却凝聚了村民的心。“现在,村里人有事没事就喜欢聚在这里。以前大家没什么娱乐,只能看电视、打牌,现在他们可以白天上班、劳动,晚上跳广场舞、唱歌。大家不仅身体好了,精神面貌也好了,随着文化广场的音乐声响起,吵架声、打牌声少了,村民脸上洋溢出自信的笑容。”正在广场上散步的村民杨大姐说。

    “乡村振兴,既要塑形,也要铸魂”。光月山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,坚持以良好家风带淳朴民风促文明乡风,在润物细无声中感化农民、涵养乡风,发动村内“五老”的作用,践行“写好字,读好书,做好人”的宗旨,发扬“勤学慎思”“笃存忠厚”的传统家风家训,定期开展道德评议、“文明”家庭、“最美”母亲、“好媳妇”“好婆婆”“好邻里”评选等活动,组织评选出模范家庭,引导村民以爱家庭为基础,热爱自己的家乡,崇德向善蔚然成风。

    为营造优美、宜居的生活环境,组织党员群众积极清理村内“三堆”“十乱”,建成旅游公厕1座,配备专用垃圾箱15个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;统筹实施植树造林、道路绿化工程,每年开展植树造林活动,在村庄沿线道路、集体林地栽种绿植,提升生态绿化水平;联系公路段、交警队等部门在急弯、村口、交叉路口设置指示牌、减速带,确保村民出入安全;实现了硬化、绿化、亮化、美化、净化全覆盖,村民喝上了安全洁净的自来水,走上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,道路两旁绿树成荫,家家门前一道靓丽的风景线,光月山村正逐步实现了美丽富足,助推着乡村振兴不断迈上新的征程。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